家有宝贝儿童教育 除了惩罚,还能如何管孩子?


卡佳 2894 阅读 | 0 评论 |


最近的瓜告诉我们:孩子一定要管,一旦管不好,长成危害社会的大人,还得劳烦警察叔叔来管。


问题是,如果孩子表现不好,到底该怎么管?靠大呼小叫?面壁禁足?还是混合双打?研究显示,动不动就惩罚不仅管不好孩子,还会让孩子脑子变差!


这篇文章将从恐惧对大脑的影响入手,解释为什么惩罚既没用又有害,也会安利一些不用惩罚就能管好孩子的方法,通过它们,父母不只能调整孩子的行为和个性,还能确保孩子心理健康无阴影,亲子关系倍棒!


image.png

废话少说上干货……准备和鸡飞狗跳的管娃日常说再见吧!




频繁的恐惧会搞坏人类大脑

小孩子(尤其是学步儿和学龄前儿童)对什么都好奇,每天野心勃勃,无所畏惧。但他们不明白:

什么安全,什么不安全;

大人为什么总要管这管那;

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

他们的日常就是惹麻烦!惹麻烦!惹麻烦!


孩子一惹麻烦,很多家长就会用打骂等方式去惩罚,而惩罚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基于恐惧的强制性管教fear-based coercive discipline。



惩罚≠管教

惩罚:让人因为过去的行为而吃苦头。

管教:训练一个人按照规则或行为规范行事,目的在于使未来的行为更可取。

管教的重点在教,教就是展示和解释,在这一过程中,惩罚不是必须的。惩罚的范畴比管教小,它只是众多管教方式中不算优秀的一员。想想看,如果老师每堂课都靠惩罚来吓唬学生,那教学效率得多低?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惩罚本身会造成恐惧。威胁或吓唬要惩罚一样会给孩子带来恐惧


爱用惩罚的家长希望恐惧能让孩子丢掉坏行为,养成好习惯,在心理学中,这被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一种通过奖励或惩罚来改变行为的学习过程。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相关实验:斯金纳箱中的小动物会因为奖赏而增加目标行为,也会因为惩罚而减少目标行为。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基于这一结果,很多人如此推论:如果让坏行为和惩罚挂上钩,孩子也会和动物一样因为害怕惩罚而学着好好表现。


听起来确实不错,可惜这一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人类幼崽,这和人类的大脑有关。


一些神经学专家认为人类的大脑由三个大脑区域(Three Brain Regions)组成。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它们分别为:

 

爬行动物脑(Reptilian Brain),它控制着诸如呼吸、心跳、消化、“或战或逃”反应等等不需要意识介入的身体功能。


哺乳动物脑(Mammalian Brain)也称情绪脑(Emotional Brain),负责处理强烈的情绪,诸如恐惧、愤怒、分离焦虑、关爱、扶持等等。


人类脑(Human Brain),也称思维脑(Thinking Brain)负责学习、推理、解决问题、做决定或精细思考。


当人感到恐惧时。情绪脑自动拉响警报,甚至不需要经过思维脑。


身体会释放应激激素皮质醇,为反击或逃跑(后退)做好准备。你甚至没有想接下来该怎么做,一切已经自动发生。这就是“或战或逃”机制(The Fight-Or-Flight Mechanism)。


image.png

虽然这一机制对人类的生存极具价值,但专家的建议是,没事不要总去触发它。毕竟,当你身处危险,你是顾不上思考的。频繁的恐惧会搞坏人类大脑。



惩罚的危害多到你想不到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1

精神障碍 

Mental Disorders

如果事件危及生命或会导致极度的恐惧,一个特殊记忆就会产生,它会和普通的记忆分开存储。这种特殊的记忆深深印在我们的大脑中,通过让我们痛苦的方式,确保我们将来能避免同样的情况。所以,恐惧确实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


问题是,这种条件反射性的记忆(Fear-Conditioned Memory )就是之后人生中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等精神障碍的根源。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因为这种特殊记忆的产生(和唤起)仅受情绪脑控制,并不需要经过思维脑的允许,所以很难避免其有害心理影响。


对家长来说,被严厉的惩罚可能看起来并不是什么生死攸关的情况,也不会引发强烈的恐惧。如果我们被打了或者被吼了,我们也许很快就能恢复过来。我们可以和朋友倒苦水,用其他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或者干脆远离打你骂你的那个人。


我们的世界中充满了各种选项。但是对孩子(尤其是特别小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全世界。父母是食物、安全和所有其他必需品的主要或唯一提供者。而孩子不能选择父母。


这就让一切变得关乎生存,生死攸关。另外不要忘了,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大人的体格非常巨大,简直就像巨人。照料者的严厉对待,确实会给孩子一种近乎危及生命的体验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2

应激激素水平升高 

Stress Hormone Elevation

当恐惧频繁出现,长期升高的应激激素水平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大脑萎缩(会导致记忆和学习困难),免疫系统被抑制,高血压,抑郁,焦虑障碍等等,这还只是列举出来的一部分。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3

情绪管理障碍

Emotion Dysregulation

恐惧不是唯一一种能让思维脑掉线的情绪,诸如生气、愤怒等应激情绪也能。由于频繁的惩罚(或者威胁被惩罚),孩子会持续处于一种预警状态。即便只是遇到小挫折,孩子的或战或逃反应也会轻易跳出来。


孩子会表现得情绪化,比如发泄或者失控爆发。情绪脑的掌控下,孩子们用不了自己的思维脑,也不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要知道,情绪调节Emotional Regulation和自我控制Self-Control是孩子们最应该学习的技能。父母的影响在孩子获取这些技能方面至关重要。


孩子会通过适应和观察父母的反应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犯点小错家长就凶他,孩子将学会在别人犯错时凶别人。难道这就是你想让孩子学会的东西吗?


另外,情绪也会传染。以惩罚为中心的环境会不断诱发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更难学会自我控制


事实上,研究发现,惩罚或严厉的管教会减弱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造成更多的冲动攻击行为。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4

双向影响

Bidirectional Influence

有时,惩罚会制造一个自证预言(Self-Fulling Prophecy)。孩子的消极行为导致父母的消极反应,与此同时,父母的惩罚反应也会导致或加重孩子的外化行为。其影响是双向的。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孩子的行为和家长的反应互相助长,惩罚不断加剧,最终,惩罚可能会升级到滥用的程度。


5

外化行为

Externalizing Behavior

许多研究发现,严厉的惩罚,尤其是体罚会让孩子长大后更具攻击性,尽管它看似可以制止当下的消极行为


严厉惩罚同孩子的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之间也存在关联。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6

成为霸凌者或者霸凌的受害者

Become Bullies and/or Victims

受过严厉惩罚的孩子自己可能会成为霸凌者或者霸凌的受害者。一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破坏性行为问题。


当父母试图利用恐惧来改变孩子的行为时,实际上是在展示如何使用更高的地位或力量来恐吓他人,使虐待行为正常化。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有这种遭遇的孩子上学后,他们中的一些会学着对弱小的同学做同样的事情,成为霸凌者。另一些自己则成了霸凌的受害者,因为他们父母的行动让他们感觉霸凌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有时,父母的惩罚也会给孩子带来无力感,让他们感觉自己无法逃离或改变糟糕的境况。这些孩子长大后,如果不小心陷入一段虐待关系,就会习惯性地感觉无力逃脱。


7

更差的学业表现

Worse Academic Performance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1968年展开了一项世界上历时最久的群体追踪研究,旨在揭示严厉惩罚与孩子在校表现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比起那些拥有温馨亲子互动,常用引导式管教的家庭,使用严厉惩罚、训斥或者禁足等管教方式的家庭关联着更低的学术成就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不幸的是,严厉惩罚很普遍,因为父母总能马上按自己想要的方式改变孩子的行为,所以他们错误地认为惩罚很“奏效”。与此同时,孩子却要为之付出身心健康受损的严重代价


总之,培养孩子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心理事件的复杂过程。简单粗暴的惩罚或许对动物有效,却并不适用于人类。



不用惩罚,高效管娃

对处于恐惧状态的孩子使用严厉的惩罚,其结果往好了说是没用,往坏了说就是有害。


问题是,不让惩罚,拿什么来管孩子?


有的家长说,这题我会,我们家用Time Out。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Time Out?

计时隔离Time Out,也被称为思过角时间Corner Time,行为心理学家Arthur Staats在他自己的孩子身上做了实验,发展出这一管教策略。其思路是,将孩子从越来越糟的表现中隔离出来,阻止不好的行为。


在西方国家,这种管教方式比训斥、责骂或打屁股等更受欢迎。许多儿科医生和正面管教的倡导者将其当作惩罚的替代品,而其本身则不被看作惩罚。


可惜很多父母只是在借Time Out之名行使惩罚,以下就是不当使用Time Out的例子:


让孩子自己在思过角一待一两小时。

要求孩子坐在那一动不许动

要求孩子面向墙角

要求当众站着,让孩子羞愧

将孩子隔离在衣柜或某个上锁的地方

开始或结束时伴有责骂 

…… 


对孩子来说,这些对待和其他类型的强制惩罚一样有害。在UCLA2003年的一个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被拒绝时和身体疼痛时的脑成像看起来基本一样。


因此,如果Time Out被用作带有孤立、羞辱或恐惧性质的惩罚,同样会给孩子的大脑和心理健康带来损害


是的,孩子的小心心就是这么容易受伤……好在我们这还有4种更靠谱的管教方法,一旦掌握,不惩罚也能高效管好孩子。


1

做个好榜样

你有没有注意到,当你做某个动作时,你的猫或狗不会模仿你,但你的孩子会?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的能力是人类所独有的。科学家们发现,大脑中有一种特定的神经回路,即镜像神经元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负责着这一能力。


这个神经元系统让我们不仅能模仿别人的行动,还能理解行动背后的意图。这一发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表率作用异常重要。换句话说,想让孩子如何做,父母自己得先做到


如果你希望孩子懂得尊重人,你就要尊重孩子。

如果你希望孩子善良,你就要善待孩子。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打人,你就不要打孩子。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对人残忍,你就不要对孩子残忍……


2

使用正面管教和正强化

老实说,当你还是个小孩时,在被惩罚的那一刻,你会想到你哪错了,又该吸取什么教训吗?


又或者你只会想你的父母有多么刻薄,你多希望自己没被抓住,惩罚是多么的不公平,你又是多么的生气?


当父母用惩罚来管教孩子时,孩子通常不会学到正确的教训。孩子学会的只有:不信任他人,怀恨在心,有仇必报!


研究表明,管教孩子方面,惩罚通常既无必要,也不高效。相比而言,非强制性管教,结合事实加以鼓励,发现并解决问题等等正面管教方式要有效得多。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何为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一种不带惩罚的管教,它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积极指导的基础之上。旨在促进学习,而非专注于惩罚。


正面管教怎么操作?


想要帮助孩子停掉不好的行为,首先要理解这种行为的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父母也应该帮助孩子认清他们自己行为将会带来怎样的自然后果。用鼓励的话进行正面强化,并以建设性的方式激励孩子。


举个例子,我女儿有一阵早起后总是拖拖拉拉,简单的晨间例行事项,被她弄得特费劲。比如,她会边刷牙边玩,刷个牙三十分钟都完事不了。我的应对如下:


——找出根本原因

Identify Root Cause


我让她坐下,试着找出她之所以这样的原因。问了她几个问题后,我发现她是真的很想玩,但我一直没有给她时间。从起床的那一刻开始,她做每一件事我都在催……


OK,现在起来吧!快点,去上厕所!吃早饭!快点穿衣服!赶紧刷牙!你弄好没?咱们得抓紧了……没完没了。


她感觉她只有在刷牙的时候才能玩。所以,问题就在于,她早上从来没有玩耍时间。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Address The Source Of The Problem


我们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最终,我们决定每天提前十五分钟叫她起床。起来后的这十五分钟里,她可以随便玩,我不会催她。在那之后,她就得专心做上学前的准备工作了。


——解释后果

Explain Natural Consequence


我已经解释过我们不可以迟到,所以,从现在开始,到了上学的时间,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出门,就算她还没把睡衣换下来,没刷牙,没梳头……我们就是要出门。这就是后果。


——使用鼓励的语言

Use Encouraging Words


当她可以独立按时完成所有事情,我会表扬她很有效率,确保她不会再迟到。


一步步执行下来,冲突没了,问题迎刃而解。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3

前后一致

不惩罚还要管教孩子,前后一致是最重要的。


在关于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s,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民主型养育从各个纬度上看都是最棒的,而这种养育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一致性。


尽管民主型父母不像专制型父母要求那么多那么严,但民主型父母总能坚守原则,对孩子的管教前后高度一致。当然,前后一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有时你会很累,累到不想再收拾孩子的残局,不想听他们的小脾气小抱怨,不知你发现没有,这时候的你是最容易放弃原则的。


早上,时间紧迫,孩子却磨磨蹭蹭一点没准备好。这时候你可能忍不住要替孩子换衣服,给她刷牙,帮她梳头。因为你完成这些任务要比孩子快多了。而且你也不需要听他们的尖叫、哭闹或者求情了。


但是,你的孩子就没机会学着自己高效地做上学前的准备,她也没法明白她的行为会给生活带来的真正影响,要知道,体验自然的后果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坚守原则(前后一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时不时的让步本质上是一种可变强化 Variable Reinforcement ,即它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强化你本来想要阻止的行为。


所以,不论有多难,咬紧牙关,控制住自己,不要轻易打破自己设定的规则。


4

重估育儿目标,让其适应孩子的年龄

纪律要适应年龄才有效。并没有那种可以适应所有年龄的特殊纪律,你得重新评估自己对孩子行为的期望是否现实,是否适合他们的发育阶段


为什么?


因为婴儿的大脑,就和婴儿的躯体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并没有发育完全。他们需要时间去发育,去成长。


在思维脑中,有一个被称为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的区域专门负责学习像纪律这种复杂概念。问题是,前额叶皮质得3岁左右才会开始发育。


所以,3岁以下的小孩就是不能理解纪律。或者说,在保证大脑健康的前提下,我们找不到能让他们明白的方式。


对婴儿和学步儿来说,他们父母需要做的是:


1、把家布置得更安全;

2、密切监护;

3、当孩子一直做你不喜欢的坏事,试着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等孩子大了,你可能又会抱怨孩子不听话。Your Child Not Listening


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发生,试着反思,为什么孩子总是要听你的?


这或许有违大众的观点,但我想说:服从并不是美德。


当然,有很多每个人(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要遵守的东西,比如法律、飞机疏散指示、课堂秩序等等。但是,还有很多其他事情,人们并不用必须服从。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拥有自己思想和喜好的个体。


孩子也是人。有时他们就是有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愿做我们让他们做的事。问问你自己:你是在教育,还是在命令?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如果你的教育目标包括培养一个具有独立思想,批判性思维机能,自信又不盲从……的人,或者说,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领导者而非跟随者。育儿时总是发号施令,将无法帮你实现自己的目标。


所以,开始重新评估你的育儿目标吧。想想让孩子服从你是否比培养孩子的独立和判断能力更重要?比和孩子建立更亲密有爱的关系更重要?简单来说,你要明白你自己到底是为何而战。


动不动就罚?小心孩子脑子变差!


再举个例子,在我们家,我们有一份必须服从清单Must-Obey Shortlist,与清单中的条目有关的事情,孩子们通常必须服从家长:


1、安全

2、健康

3、伤害他人,包括人、动物、财产

4、时间

5、精力

6、资源

7、财务

……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买不起一个玩具,我们就是买不起,在财务问题上,对不起,没有商量余地。但在清单以外的事情上,我们会尊重孩子的表现和决定。


好吧!让我们再简明扼要地说一遍。


不用惩罚,有效管教,你要做的是:


1、行为良好,以身作则;

2、让孩子自己认清行为的后果,而非惩罚;

3、建立一份你家的必须服从清单,清单既要满足你的育儿目标,也要适合孩子的年龄;

4、开家庭会议讨论家里的规矩;

5、和孩子讲清楚哪些后果你能接受,哪些不能,说到做到不反悔;

6、定好了规矩就坚持执行。


看到这,你可能会吐槽……好麻烦啊!还是吼一通打一顿更痛快。


那再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吧!

A.使用打骂等不费事的方式惩罚孩子

结果:孩子小时候表现出超出年龄的乖巧,长大后受困于心理问题,精神健康状况不佳。


B.花费很多精力保持耐心给孩子定规则做榜样

结果:孩子能建立良好的是非观,在成长的同时保证头脑健康。

神经科学专家已经告诉我们,儿童个性形成阶段的人生经历对于大脑的发育以及品格的培养至关重要。A还是B?你这么聪明,一定能选出正确答案滴。


点赞(0) 打赏作者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